安溪茶人运用“自然农法”培育“生态好茶”
初春,茶园吐新,草木蔓发。徜徉在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福德村海拔600多米的“自然农法”茶园绿道,只见茶树沿着山坡梯田状种植,茶树下青草正在抽出牙蕾,犹如层层叠叠的浓绿下铺展开的草青色地毯。
【资料图】
“月初刚撒的草籽,待到四五月份,杂草能长到与茶树齐平”,茶园主人张基远告诉记者,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杂草,却蕴含着“自然农法”茶园培育的“奥妙”。
▲位于感德镇福德村的“自然农法”茶园 林锦旺摄
所谓的“自然农法”,又叫自然农耕,上世纪30年代由日本著名农学家福冈正信提出,主张无耕作、无肥料、无除草剂、无农药的“四无”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尊重并借助“自然之力”推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运行”。
“在茶树下种草就是自然农法前期通过改良土壤实现免施肥无农药的举措,种植草类特别是豆科植物,通过以草养地达到涵养水土的目的。在杂草过高时,割倒就地覆盖以增加土壤肥力,使土壤发挥供养茶树的能力,实现免施肥无农药。”作为“自然农法”的推广者和践行者,高级制茶工程师、高级农艺师、首批中国制茶能手、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安溪铁观音非遗传承人上官宏耿认为,“自然农法”正与国家倡导奉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种养不谋而合。
▲上官宏耿指导张基远茶树要留高 受访者供图
2003年,上官宏耿读到福冈正信代表作《一根稻草的革命》,书中提到的以“自然之道,无主观的省力之道”的“自然农法”使从小种茶制茶的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6年上官宏耿陆续到台湾、日本参观学习“自然农法”农业经验,两年后他便在安溪自家茶园尝试运用“自然农法”成片管理。
“试验茶园”位于安溪十二名山之一安溪县长卿镇福春村海拔近1503米的同发山半山腰上,经过三年试验,茶树就渐渐适应了自然农法,成效不错,茶产量已经恢复到采用惯行农法时的七八成,依托茶园,上官宏耿成立了安溪县凡朴生态家庭农场,并通过“自然农法+农场+茶农+基地”管理模式,将“自然农法”推广到更多茶园,目前已推广茶园2000多亩,张基远在福德村的茶园便是其中之一。
▲上官宏耿在“自然农法”试验茶园采茶 受访者供图
“自然农法的本质其实就是老一辈怎么种茶我们就怎么种茶,那个时候就没有化肥农药可用,虫子吃剩下的茶叶就是我们的,不求产量只求质量。”上官宏耿告诉记者,由于拥有了“生态”“天然”等属性,契合了时下对原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每年茶季凡朴农场下的茶叶都供不应求。
“尽管茶园并不高产,而且一年就采春季一季,但是单价可观,光是毛茶每斤至少能销售到1000元以上,而且多为北上广深的客户”,张基远说道。
▲上官宏耿指导茶农指导人工除草管理 受访者供图
上官宏耿认为,要不断擦亮“安溪铁观音”这一块“世界双料遗产”的“烫金名片”,“生态茶园”的支撑显得越发关键。“自然农法”培育的“生态好茶”,其中的“好”,除了茶叶品质好,效益好,更重要的还是在培育好茶的同时还“茶园”一片“净土”,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生态与效益两者“共赢”。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张堃鸰
审核:一审|林百兰 二审|杨伟艺 三审|陈志伟
相关新闻
- 安溪茶人运用“自然农法”培育“生态好茶”
- 今日快看!东源县统战部
- 信息:奋进的春天 |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迸发消费新活力
- 2023年2月26日厦门新冠疫苗接种点一览表_全球最新
- 张家朗
- 长沙机场GTC项目综合交通中心首根钢管柱顺利安装
- 即时:30个红包灯笼教程_30个红包灯笼教程花型
- 复杂性科学|今日视点
- 受冬季风暴影响 美国多州大规模停电-天天动态
- 天天快资讯:新小学、新商街、新园区……这些落户武汉新城的项目年内投用
-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保护研究
- 即时焦点:又一国产黑马将上市,配隐藏式门把手,续航602千米,明日就开售
- 天霆 世界即时
- 焦点精选!青训纪实LPL青训选拔,高分路人来了一直输,每天训练到晚上2点!
- 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哪个好_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 环球今日讯
- 临界等位面_即时看
- 最新消息:是谁?把“正能量”的主流媒体公信力拉下了马?
- 作品的著作权包括哪些内容
- 聚氯乙烯塑料
- 环球微速讯:时间的含义和寓意_时间的含义